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得分創歷史新高
2022-09-08 00:00:00
9月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結果。發布會上,就黨的十八大以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的積極進展和成效,國家知識產權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邁上新高度
“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鍵是要做到社會認可、群眾滿意。”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張志成介紹,為準確把握全社會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評價,自2012年起,國家知識產權局連續十年組織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工作。
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調查以隨機抽樣方式面向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樣本收集,調查對象涵蓋知識產權權利人、專業人士和社會公眾三類群體,評價體系包括:法律政策、執法保護、機制建設、意識培養、保護效果等5項一級指標、11項二級指標和31項三級指標。
2021年知識產權保護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2021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80.61分(百分制),較2020年提高0.56分,相較于調查啟動之初(2012年)和“十三五”初期(2016年)分別提高了16.92分和8.23分,得分創歷史新高,連續兩年邁過80分門檻,整體步入良好階段。
“總體來看,十年來,全社會對知識產權保護滿意度全方位顯著提升。”在張志成看來,這十年,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先后跨越了70分和80分兩個大臺階,“量”的提升清晰可見,充分顯示出國家在知識產權領域開展的工作、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和取得的成績獲得全社會更多認可,體現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質”的轉變。
“我們將繼續堅持把社會認可、群眾滿意放在首位,進一步研究思考,用好調查結果,從多個維度持續跟蹤市場主體的滿意度情況,會同有關部門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切實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張志成說。
社會公眾對法律政策的滿意度最高
記者了解到,在知識產權保護滿意度調查的5個一級指標中,社會公眾對法律政策的滿意度最高,得分達到83.26分。
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副司長何越峰告訴記者,在部門規章的制修訂過程中,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回應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確保“既有效發揮知識產權的重要作用,又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例如,在促進專利質量提升方面,該局正積極推進修改《關于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若干規定》。修改后其將更有效應對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完善審查處理程序并使其更加公開透明,向社會傳遞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法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行為的決心和信心。
針對前期出現的餐飲行業商標注冊申請和使用問題,該局發布《餐飲行業商標注冊申請與使用指引(試行)》,重點就商標注冊申請中常見誤認、缺乏顯著特征以及含地名標志等內容作出細化解釋和說明,引導餐飲行業市場主體做到商標申請“注冊有德”;在商標專用權行使方面,引導商標專用權人規范使用注冊商標并合理維權,做到商標使用“行權有界”,同時引導餐飲行業其他市場主體尊重他人商標專用權,避免產生侵權糾紛。
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一站式”服務全面提速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知識產權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核心資源和重要支撐,已經成為產業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必不可少的競爭手段。張志成認為,知識產權具有專業性強、復雜性高的特點,知識產權維權周期長、成本高。隨著我國企業主體創新發展步伐的加快,其對知識產權快速保護、協同保護、高效保護的需求顯著增加。
“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實現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的重要載體,一方面,面向區域內重點產業提供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和快速維權,推動創新主體的權利獲得和權益維護全面提速;另一方面,提供專利導航、協助行政裁決、維權援助等綜合性服務,為司法辦案、仲裁調解、行業自律等工作的開展提供平臺,助力實現知識產權保護資源集成和協同保護。”張志成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地方和相關部門,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與地方共同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面向省、市優勢產業,提供“一站式”知識產權保護服務。目前,已在全國26個省(區、市)建設知識產權保護中心60家。
目前,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業務正不斷拓展,專利權評價報告預審等試點工作有效推進,商標受理窗口、商標巡回評審庭逐步落戶。知識產權快速保護、協同保護、高效保護,依托保護中心“一入口多通道”的糾紛快速處理模式正在加速實現。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共完成維權相關案件約1.6萬件,受理專利預審案件6.4萬件,有效滿足了創新型企業的需求,服務滿意度保持在較高水平并持續提升。(張亞雄)
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